产后冷知识,你知道几个?
调查发现,中国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为产后恢复不全留下的隐患。如生产之后缺乏调养,产妇的体形体质将不易恢复,乳房疼痛、脱发、便泌的发生率高达22%,头晕头痛的比例增加30.5%,胃肠不适增加16.5%,心悸者增加了22.7%,最严重的是各类疼痛症,大约增加了30%。
产后恢复期间,妈妈需要在日常起居,饮食,运动等多方面加以注意,才能尽快的恢复身体,以下是十堰妇幼产科医护人员为您整理的产后恢复冷门知识,快来了解一下吧!
1:坐月子不等于卧床不动
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体虚弱,所以需要坐月子来充分调理身体,帮助身体复原。但月子期间一味的卧床不起对妈妈也不利,所以妈妈既不能卧床不动,也不能过早、过量运动,而要劳逸结合,适当锻炼。产后第一天可以从腹式呼吸运动开始,有利于妈妈在第一时间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。
2:母乳喂养是减肥的第一步
女性在分娩前体内会积存很多热能,乳汁的分泌为这些热能的消耗找到了途径,如果产后不哺乳,积存的热能就不能散发出去,继续囤积在体内就容易使妈妈发胖。另外,母体内的葡萄糖会转化为乳糖进入乳汁,这也就是消耗能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。#母乳竟有这么多神奇又强大的作用,看完后宝妈们是不是不想断奶了!
3:没下奶前不要喝下奶汤
产后要让宝宝尽早吸乳乳房,以使乳腺管通畅,而乳腺管通畅了就容易下奶了,有些妈妈经过宝宝吸吮就会下奶,有些妈妈会出现乳房肿胀、发热等,这时就要疏通了,如果在妈妈乳腺管还没有彻底疏通,没有下奶之前就喝下奶汤,会导致乳汁一下子出来堵塞乳腺管,出现乳房肿胀现象。所以没下奶之前,千万不要喝下奶汤。宝妈们,小心你喝的下奶汤,全是堵奶汤。
4:一定要刷牙
妈妈在妊娠的时候牙齿就面临很多的健康问题,变得脆弱,如果在月子期间不刷牙,就会给细菌的滋生提供温床,导致各种牙病,如牙周炎、龋齿、龋齿脓肿等,所以妈妈在月子期间一定要刷牙,而且用软毛刷、温水刷牙。软毛牙刷可以保护妈妈比较脆弱的牙齿,不会伤害牙龈,刷牙时动作要轻柔,“竖着刷”。产后妈妈身体还比较虚弱,对寒冷的刺激比较敏感,所以要用温水刷牙,避免对牙齿和牙龈的刺激过大。
5:改吃低钠盐
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,不含钾。低钠盐不止含有氯化钠,同时还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镁,有助于改善体内钠,钾,镁的平衡。而且低钠盐的咸味略淡,更适合妈妈在月子期间食用。另外,低钠盐所含的高钾成分在预防高血压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。
6:剖宫产可以淋浴
剖腹产一周后就可以淋浴了,不可坐浴,洗浴时间不宜太久,时间以5~10分钟为宜,37~40度的水温最为适宜。洗完要注意保暖,迅速擦干身体,及时穿好衣服并吹干头发,以免受凉感冒。
7:正确选择哺乳文胸
要根据自己乳房的大小及时调换文胸的大小和罩杯的形状,文胸带要有一定的拉力,能将乳房向上托起,应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料,最好穿胸前有开口的文胸,方便给宝宝喂乳。另外,哺乳文胸的清洗和晾晒有讲究。要用内衣专用的中性洗涤剂单独手洗,洗好后把肩带放入罩杯中,握在掌心挤压水分,这样可以避免罩杯变形。晾晒时晾晒时要以三点悬挂,不要用肩带挂,因为水分的重量会将肩带拉长。
8:关于产后漏奶
生完宝宝后奶水不断外流,俗称“漏奶”,医学上说:漏奶是指乳房不能储存乳汁的现象。漏奶和哺乳过程中的泌乳反射、条件反射及乳房结构等有关。有些妈妈产后气血虚弱,也可能发生漏奶现象,有漏奶问题的妈妈,一定不要过于着急,要保持心情平定放松,虽然没有什么100%有效的方法能避免哺乳期漏奶,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:
1、佩戴合适的文胸,将乳房高高托起,保持乳头的位置不下垂。
2、当感觉乳胀时,要及时哺乳或将乳汁吸出。
3、减少刺激,尽量避免看到能够带来条件反射的场面。
4、事先准备些干净的毛巾或防溢乳垫带在身边,以防擦拭或防衣物打湿,在公共场合出现紧急情况时,可以双手交叉按压胸部,可防止奶水很快流出,然后卫生间处理。
9:近视眼要重新验光
近视眼的妈妈,产后应复查一下视力,以检查产后屈光度是否发生变化。如果确定已经发生了改变,应及时配新眼镜,这样对产后眼睛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。
10:关于“妈妈腕”
妈妈腕是产后妈妈常见的一种手腕疼痛,临床上又称为腱鞘炎。预防和缓解妈妈腕的主要方法:
1、佩戴护腕,以保护手腕,有效预防外来刺激对手腕的影响。
2、手腕活动很必要。在冬春易发生关节疼痛的季节,孕妈妈和产后妈妈都要做好预防工作。
3、抱宝宝的姿势要正确。分娩后有手部不适妈妈尽量不要单手抱宝宝,不要抱太久,也不要过分依赖手腕的力量。
4、不过度使用手腕。避免大拇指、手腕的过度负担,像是提重物、拿炒菜锅、拧毛巾、打保龄球等重复性的进行手腕下弯的动作,让手腕多休息。
看完这些,是不是对产后有更多认知了呢?为了更好的健康恢复,妈妈们一定要爱惜自己哦!
孕产期健康咨询电话:0719—8663811